Letters from students
{与梦想一起飞驰}
学子来信
莘县教育培训中心
HAPPY
CHILDREN'S
DAY
最是一年好风景
培训中心21班 王佳璐(由566到667分,增长101分)
2022年我望着白绿相间的成绩页面,内心有一股强烈的不真实感,我看着总分的那三个数字,只觉得茫然,我一遍遍的问自己:“这真的是我的成绩吗?这个成绩和我真的有关系吗” ?我花了很长很长时间来消化我的高考分数,可是我无法接纳,我甚至做不到去试着接受它。
于是复读,变成了我理所当然的选择。
复读的满腔热血与热情在暑期迅速被耗的七七八八。那些不甘心时刻在叫嚣,可却也未曾真正转化为动力。就这样,我带着隐隐约约的担忧来到了莘培。
说实话,在莘培的日子远比我想象的要艰难得多。我连最基本的适应住校生活都做不到。我无数次的在半夜一两点,坐在床头,把手表放在耳朵旁听他滴滴答答,头痛的要裂开,可就是睡不着。我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生活,都觉得不可想象。第二天我想尽各种办法让自己在课堂保持清醒,长久以往,竟也慢慢形成了生物钟。后来我惊奇的发现:我现在只要一天睡够五个小时,就能保持精力充沛。惊奇之余却不免悲哀的自怜。
可我想我也是幸运的。我们21班的同学们都超级可爱;2号宿舍将会是我永远的白月光;我的同桌也是美丽的小天使。在枯燥沉重的高四生活里,感谢他们给我的生活点缀了许多惊喜。
让我难以忘怀的,不止有同学情。我经常下课后,去找数学老师钟老师。大多是请教问题,有时也是单纯的聊天。扪心自问,我想我以后在工作岗位上,应该做不到像钟老师这般负责。他一定是一位完美主义者。在高考的前一天晚上,他拿着一张打印的A4纸叮嘱注意事项,依旧是很板正的语气,正襟危坐。现在想来无比怀念。
我的各科老师,都如钟老师一般负责,人也都特别好。英语张老师像一位温柔的姐姐,微笑的包容你的幼稚与犯冲,可这位姐姐却注意到了你所有的变化与偷懒,貌似不经意的提醒却有药到病除之效,她的经验分享也让我的人生路受益良多;物理尚老师的授课方法与逻辑,常令我叹为观止,他帮助我们把自己散成一片的物理知识串成了线,使一个个的模型都达成了结。到了后期,因为太喜欢听他的课,我形成了一看到尚老师就会瞬间精神的反射弧;化学马老师幽默风趣、真性情,我的好朋友对我说过,爱睡觉的她在化学课每次都从头至尾的精神,马老师天生的幽默成功驱赶走了那些时不时侵来的困意,他的精心安排最大可能的减少了疫情对我们的影响;生物刘老师知识储备丰富,讲课的知识密度很大,一节课总能收获颇丰,我总是支棱着耳朵上生物课,生怕一个走神就会错过知识点,他一遍遍向我们传授的归纳方法,让我成功的运用到了多个学科上,我想对大学也相当有用。
我的班主任孙兆强老师组织了我们21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,营造了积极向上,互帮互助的班级氛围。作为语文老师,他真正落实语文学科的提分点,避免大而空;作为班主任,他用苦口婆心的劝导,切身实地的关心,照顾着每一位同学。高考时,一首《女驸马》为我们壮行,对我们的期望犹忆在心间,他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我想21班的每个同学都不会忘记。
我们培训中心纪律严明,年级主任,教导员一遍遍的督查确保了我们安静专注的学习环境,给每一位同学好好学习的机会。他们时而严厉,时而和蔼可亲,认真且负责。
在莘培这一年,有遗憾,有庆幸。初来时隐约的担忧渐渐被吹散,留下了无比美好,无比怀念的一段时光。我增长的,不止是成绩;我庆幸的,不止是当初排除万难、坚持复读的选择。这一年脚步匆匆,踏过之处都变成了成长的足迹。
2023年,我再一次望着白绿相间的成绩页面,鼻头酸酸,这一年的经历如电影般在我脑海中回放,我终于有底气向我心仪的学校大力挥手。“回头看,轻舟已过万重山”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